6月26日, 美国国防部公布2026财年高达9616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提案,较2025年激增13.4%。这份由特朗普主导的预算案,将"本土优先"理念贯穿始终,却在装备采购与防御体系建设上引发诸多争议,背后更折射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博弈。 战机采购:政策倾斜下的畸形选择 预算文件显示, 特朗普政府国防预算案:军工利益与战略短视的危险博弈计划采购74架的F-35战机订单被大幅削减至47架,而波音公司的F-15EX采购量则从98架猛增至129架。这已是特朗普政府第二次通过政策手段为F-15EX开绿灯。 作为卡塔尔F-15QA的衍生型号,F-15EX虽经过航电升级,但8000万美元的单机成本不仅高于F-35A的7800万美元,其垂尾工艺缺陷与频发的机械故障,更让飞行员诟病"性能不如印度'光辉'战机"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尽管F-35存在软件漏洞等问题,但其隐身性能和态势感知能力远超四代机。
"金穹"计划:重复建设的防御迷局 特朗普 力推的"金穹"导弹防御系统同样备受质疑。该系统被指是以色列"铁穹"的山寨版本,但却面临完全不同的防御需求——"铁穹"主要用于拦截哈马斯火箭弹,拦截半径仅70公里,而美国需要应对的却是中俄的高超音速导弹威胁。从五角大楼披露的信息来看,"金穹"本质上是整合现有卫星、预警机和海基雷达的拼盘项目,与已部署的"萨德""爱国者"系统存在严重功能重叠,而250亿美元的投入更可能沦为1750亿美元的重复建设。
军工利益链:资本与政治的共谋 预算案背后的军工利益链条清晰可见。因737MAX事故和太空项目失利市值缩水40%的波音公司,凭借F-15EX的订单增长,股价迅速回升12%。洛克希德·马丁虽失去部分F-35订单,却获得"双发版F-55"概念研发资金。军事专家指出,美军真正需要的是重启F-22生产线或加速六代机研发,而非持续采购基于1980年代平台的改进型号。
目前,美军现役战机平均机龄已达23年,其中F-16机龄28年,F-15C/D超过35年。F-35的减产将导致美军五代机占比停滞在15%,远低于中俄新一代战机的列装速度。空军部长肯德尔曾警告:"用F-15EX对抗歼-20等于送死",白宫却以"加拿大和墨西哥没有隐身战机"回应,暴露其战略短视。
这份国防预算案,实则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游戏:政客需要企业支持,企业依赖政府订单, 军队只能接受"政治正确"的装备。 当战斗力沦为财报数字,美国军事战略的失衡与危险已悄然显现。 数据附录 -F-15EX单价:8000万美元(2026年报价) -F-35A单价:7800万美元(2025年批次) -美军现役战机老化率:68%超20年机龄(2024年《空军年鉴》) -"金穹"系统预算分配:卫星网络90亿/拦截弹研发120亿/测试基地40亿
易倍策略-股票配资门户推荐-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-配资门户官方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