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没有任何商品的“空包”,也不是不知何人送来的“赠品”“感谢信”“答谢卡”,而是消费者正常网购下单后收到商品。可这一看似正常的消费流程,竟然被诈骗分子设下了陷阱。
近日,多地警方披露最新的网购骗局:诈骗分子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,消费者下单后,收到的商品“货不对板”。消费者联系店铺客服,被告知“发错货了”,还表示可以退款并提供补偿。“退款”和“补偿”需要消费者扫描快递包装里的二维码或添加客服提供的社交账号,由店铺“售后人员”负责。消费者一旦扫描,就会脱离原来下单的电商平台,进入诈骗分子的自建平台,接着被一步步诱导掉入诈骗陷阱。
据警方介绍,问题网店在淘宝、抖音、快手等主要电商平台都有出现,涉及的商品形形色色。例如,有的消费者给孩子下单买玩具,收到的却是小苏打;有的消费者买的是落地风扇,收到的是手持风扇;还有的消费者买某品牌洗衣液,拿到的却是低劣产品……
以上种种显示,新骗局的隐蔽性较强,即便是熟悉网购的消费者,也可能上当受骗。
但是,新骗局也并非无迹可寻。上海辟谣平台梳理多个被曝光的案例发现,它们的套路基本一致——涉诈店铺以销售普通日用品居多,然后故意递送“货不对板”的商品,吸引消费者主动联系店铺“讨说法”。
消费者是否上当的关键一点,更是与此前的电商相关诈骗完全一致——诈骗分子想尽一切办法,为的是诱导消费者脱离原有的电商平台交流。只不过,之前骗子骗消费者“添加客服”的理由是“想兑奖,添加客服”“想拿赠品,添加客服”;现在变成了“想退货或赔偿,添加客服”。
消费者添加“客服”后,就是传统的诈骗陷阱了。骗子一边表示有“赔偿”,另一边用“有偿刷单”等借口,诱导受害人下载并登录非法软件,骗取受害人的账户信息和密码;更进一步,用“内部投资盈利”等噱头,诱导受害人进入“投资理财陷阱”。
可见,消费者只要不脱离正规的电商平台,不相信所谓的“售后服务”,就不容易上当。
目前,警方已经针对新骗局进行打击。消费者在网购时也要注意辨别。涉诈网店销售的并非特殊商品,为了能够被消费者搜索到,有的会用低价乃至超低价提高自己的检索排名;有的混迹在电商平台的促销页面中。不过,这类店铺往往都是个人店或非品牌旗舰店。
鉴于此,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店铺的营业执照、历史交易量等,判断店铺的经营能力。当然,不能完全相信交易量,避免被“刷单”误导。
同时,注意查看店铺的评价。针对部分商家“刷好评”的违规行为,消费者可查看“中评”“差评”等内容。即便都是“好评”,刷出来的往往很类似:语言表达有套路,没有配图,或者配图相似乃至直接套用商家的介绍图片。
最后,任何引导脱离平台的沟通、转账行为,都不可相信。电商平台有“平台客服”和“店铺客服”两种客服。店铺客服负责具体的商品介绍和服务,但不会出现引导消费者脱离平台的现象。如果消费者无法确认店铺客服介绍内容的真伪,可以联系平台客服求证。
此外,由于涉诈网店出现在正规的电商平台,相关平台也要担负起审核职责。电商平台上的网店数以万计,涉诈网点为了“脱颖而出”,往往会利用平台的推荐资源。比如,有的店铺会主动参加平台的各种让利活动,以求增加曝光度;还有的店铺使用了“刷单”等违规举措,以获得虚假成交额,提高排名……正因为此,平台在为商家提供推广资源时,应当加大资质审核,及时发现资质模糊或交易数据存疑的商家,避免误导消费者。
易倍策略-股票配资门户推荐-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-配资门户官方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